带自闭症孩子做家庭干预并不容易,家长的努力之看不到收获,主要是因为对干预原则了解不够多。学到了很多干预技巧,却没有发挥出百分百的效果。家长一定要掌握的自闭症干预原则有以下几条。
1、接受孩子的特殊性。
自闭症是特殊的群体,尊重他们独特的情感和和行为是第一条原则。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行改变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是在行为上去补充他们的缺陷,让他们在未来阶段,具备更多自我生存的能力。
2、干预结构化,系统化,个别化。
世界上没有2个完全相同的孩子,自闭症千人千面,干预要从每个孩子的经验和能力出发,制定并实施个别化、系统化的治疗干预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学习方式,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领域。家长一定要改变家庭抚养环境和抚养方式,才能为孩子的干预提供更多帮助。
3、重视核心短板,别忘记发掘优势长板。
自闭症核心障碍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但也不能忽略孩子的优点,如果利用好这些优势,可以发掘更多优势能力,这些优势很可能就是我们干预的“突破口”。
有些自闭症孩子具备某些特长,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力突出,比如在美术、音乐、手工、数学计算等领域表现出的突出才能。这些才能和优势恰好是我们介入干预的*佳切入口。很多人却忽视了这一点。
4、注重与生活化和社交性干预。
无论我们给孩子做多少训练,干预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孩子回归生活,当下很多干预训练都存在场景单一,方法模式化的缺点。家长从一开始,就要注重想象的表达与生活适应的结合。避免单调、冗长、成人化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分析,以及对程序化工具和机械式数据的过度依赖。
5、循证干预。
自闭症干预方法层出不穷,不下于300多种,一定要选那些已经经过验证的,有实践经验的干预方法,循证干预错不了。
6、家庭全程支持。
自闭症是场持久战,保证高质量干预的持续输出,是整个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就需要家长保持理智的预期,不要一开始就不顾一切的投入,至少不建议牺牲全家人的生活幸福指数为代价。
只要家长不偏离以上6条原则,孩子的干预就会走错方向,分享一些行为干预中常用的干预技巧。
1、必要的消退。当自闭症孩子表现的过于执拗,或者不配合行为较多时,建议多采取“消退法”。多用强化鼓励或代币奖励,可以逐渐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2、惩罚有度。有些行为必须禁止,比如破坏,攻击等行为,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手段,但在处理方法上要掌握尺度,不能一味讲道理。要多利用转移、替代等温和方式。
3、转移刺激行为。通过一些刻板、重复行为,满足刺激,是自闭症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消退这些刺激行为呢,家长要多找相近的替代行为,这些替代行为要有意义和功能,比如孩子喜欢摇手,那我们就要把这个摇手动作转化为做手势游戏。这样就可以更多的转化为有效的社会行为。
4、阻断刺激。有些孩子沉迷于某一个物品,这是狭隘兴趣的表现,我们要逐渐消退这种行为。给他们准备更多相似的物品,或者把这些物品放在高处,不易碰到的地方,促使孩子产生求助,提问等社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