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审批是伦理审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确认研究项目已满足伦理审查要求并出具合规性证明。其步骤严谨且标准化,以下从准备阶段、提交与初审、复核与确认、批准与归档四个阶段详细描述:
获取伦理审查意见
研究者需先完成伦理审查(如初始审查或修正案审查),并获得伦理委员会出具的书面审查意见(如“修改后同意”或“同意”)。
若审查意见为“修改后同意”,研究者需根据意见逐条修改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招募材料等,并准备修改说明(如修改内容对比表)。
准备审批材料
伦理审查批准的终版研究方案(含修改痕迹标注);
知情同意书(终版,需体现所有修改内容);
招募材料(如广告、海报,需符合公平性原则);
研究者资质证明(如GCP培训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
伦理审查意见及修改说明(需研究者签字确认);
其他特殊材料(如数据使用协议、保险证明等)。
核心文件清单:
格式要求:材料需清晰、完整,修改部分需高亮标注或附修改说明,便于伦理委员会快速复核。
提交申请
研究者通过伦理委员会指定的系统(如在线提交平台)或纸质渠道提交审批材料,并填写《伦理审批申请表》,明确研究名称、主要研究者、申请类型(如初始审批、修正案审批)等。
初步审查
是否包含所有必需文件;
修改内容是否与审查意见一致;
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如签名、日期是否齐全)。
伦理委员会秘书或指定人员对材料进行完整性核查,重点检查:
若材料不完整:秘书会通知研究者补充材料,并暂停审批流程直至材料齐全。
复核审查意见落实情况
研究设计:修改后的方案是否降低风险(如增加监测频率、调整入组标准);
受试者保护:知情同意书是否更清晰(如简化语言、增加关键信息强调);
公平性:招募材料是否避免歧视性表述(如“健康人群”改为“符合入组标准者”);
法规合规性: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规范。
伦理委员会成员(或秘书)对修改后的材料进行详细复核,确认:
快速审查或会议复核
低风险研究:通常采用快速审查,由1-2名伦理委员独立复核并签署意见。
高风险研究:需召开伦理委员会会议,全体委员讨论并投票决定是否批准。
争议处理:若委员对修改内容有异议,可能要求研究者解释或重新修改。
签发伦理批件
研究标题、主要研究者姓名、研究机构;
批准范围(如入组标准、干预措施);
批准期限(如研究起止日期);
监督要求(如定期进展报告频率、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时限);
伦理委员会联系方式及批件编号。
批准通过:伦理委员会签发《伦理批准文件》,明确以下内容:
批准条件:批件可能附带条件(如“需在首例受试者入组前提交急救预案”),研究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满足条件。
通知研究者
伦理委员会通过邮件、系统通知或纸质文件向研究者发送批准文件,并抄送研究机构、赞助方(如适用)。
归档备案
伦理委员会:将批准文件、审查意见、修改说明等材料存档,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研究结束后5年。
研究者:需将批准文件作为研究启动的必要文件,并妥善保管以备监管部门(如药监局、学术期刊)核查。
审批不通过
若伦理委员会认为研究仍存在伦理问题(如风险受益比不可接受),会出具“不批准”意见,并说明理由。研究者需重新修改方案并重新申请审查。
批准后修改
非实质性修改(如研究进度调整):研究者需提交《修正案申请表》,伦理委员会通过快速审查批准。
实质性修改(如增加高风险干预措施):需重新进行会议审查,并可能要求研究者补充数据或调整保护措施。
批准延期或终止
延期:若研究未在批准期限内完成,研究者需提前申请延期,伦理委员会评估后决定是否批准。
终止:若研究出现严重违规(如数据造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伦理委员会有权撤销批准并要求研究终止。
伦理审批的严谨性确保了研究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开展,既保护了受试者权益,也维护了科学研究的可信度。研究者需严格遵循流程,及时响应伦理委员会要求,以确保研究顺利推进。
| 成立日期 | 2023年09月08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彭浩 | ||
| 注册资本 | 200万人民币 | ||
| 主营产品 | 临床试验、CE-MDR&IVDR、NMPA、FDA 510K、MDL一站式服务 | ||
| 公司简介 | 国瑞中安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为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器械企业提供临床试验研究、全球法规注册和检验检测等综合技术服务的CRO机构。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已经在中国、中国香港、欧洲、非洲、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团队服务受到了来自行业内诸多头部企业的高度认可和青睐。作为一家专业的综合性CRO技术服务商,我们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临床试验研究、法规注册咨询(如中国N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