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的常见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归纳:
一、设计缺陷
方案入排标准问题:
入排标准未涵盖说明书声称的禁忌症。
筛选期检查未包括对方案或说明书中要求排除人群的筛查。
临床试验方案编制问题:
方案编制不严谨,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
体外诊断试剂配套仪器的操作方法与说明书要求不一致。
设计缺陷可能导致试验结果难以解读,甚至影响试验的顺利进行。主要研究者应和注册申请人共同制定方案,运用自己的优势和临床实践经验,审核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控制方案设计缺陷带来的技术风险。
二、伦理审查问题
参会委员人员结构问题:
初始会议审查委员未包括院外人员和法律人士。
PI兼任伦理委员会成员未回避。
审查文件不全:
缺少研究者手册、招募广告等关键文件。
审查方式不符合标准:
如重大方案偏离执行备案不符合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
知情同意书问题:
内容不全,如未告知补偿金额和计划。
无合理理由家属代签知情同意书。
伦理委员会应重点关注产品的临床前研究、长期植入对人体的持续影响、研究者的资质和经验以及对受试者的安全性评估和补偿、赔偿。站在受试者的角度,切实维护受试者的权益,重点确保知情同意书内容全面、权责清晰、表达通俗易懂。
三、试验记录问题
患者医疗记录问题:
以患者为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记录未载入门诊病历系统。
筛查记录缺失:
原始文件中未体现对入排标准的筛查记录。
数据溯源问题:
某些试验仪器由于数据定期覆盖的原因,出现原始数据无法溯源的情况,会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AE、合并用药未记录:
如通过溯源HIS、LIS、受试者日记卡、护理记录单、麻醉记录单发现漏记AE或合并用药。
记录不一致:
原始记录间不一致,如手术记录中的试验器械相关信息与器械发放使用记录表或麻醉记录不一致。
影像评估记录不全:
临床试验相关影像评估记录不完整。
数据剔除无依据:
剔除数据无相关依据和说明。
医疗器械信息记录问题:
未记录医疗器械批号、规格型号等信息。
医疗器械使用、废弃或返还的数量与申办者提供的数量不一致。
临床试验用医疗器械无临床试验专用标识,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校准记录不全。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具有可追溯性。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主要研究者应当确保任何观察与发现均正确完整地予以记录。以患者为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记录应当载入门诊或者住院病历中。还应关注有源医疗器械数据溯源,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数据覆盖问题,确保仪器设备能查询到临床试验原始数据和稽查轨迹。
四、临床试验报告问题
报告与方案不一致:
提交的注册申请中的临床试验方案、报告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临床试验方案、报告签章不一致。
数据与统计分析不一致:
部分临床数据与现场提供的统计分析数据不一致。
统计分析报告表未对剔除病例做出说明。
随访例数不一致:
临床机构保存的可溯源的随访例数与注册申报资料的临床试验报告随访例数不一致。
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报告中数据与临床试验机构保存的临床试验报告中的数据不一致,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报告中数据与临床试验统计数据库中数据或分中心临床试验小结中数据不一致,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结果的判定为存在真实性问题。
五、其他常见问题
试验终点不清晰:
试验设计时未明确试验终点,导致试验结果难以解读。
样本量估算问题:
样本量估算不足或过多,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意义。
受试者招募困难:
目标患者群体较小,导致受试者招募困难,尤其是专科医疗器械的试验。
多中心试验执行不一致:
各试验中心的执行进度和标准化操作存在差异,导致试验进展不一致。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临床试验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确保患者来源的合理性;通过多中心试验扩大患者群体范围,缓解患者入组的压力;建立统一的试验流程,并定期对各中心的试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各中心试验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的常见问题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试验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