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医疗器械临床CRO(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服务的审查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相关方的参与,以研究的合规性、科学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该审查流程的主要步骤:
一、申请立项
联系与洽谈:申办者/CRO若有意在香港开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需与办公室联系,并提供申办方信息、方案摘要、试验当前进度或时间计划等,商洽研究科室、PI(主要研究者)等相关事宜。
填写立项审批表:在征得办及负责人或主要研究者同意后,填写临床试验立项审批表,开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的立项流程。
提交立项资料:按清单提交立项资料,包括申办者加盖公章的立项审批表原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备案文件或通知书、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病例报告表、知情同意书等。所有立项资料(立项审批表除外)以PDF格式或WPS等常用办公软件可读的电子文档发送到办邮箱。
质控组审核:质控组将在3个工作日内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并给出初审意见。
补充材料与说明:如必要,申办者/CRO需根据办初审意见补充材料或提交说明文件。
立项完成:办发出“同意提交伦理审查”的立项审查意见时,立项完成。
二、申请伦理审查
准备伦理材料:立项审查通过后,申办者/CRO与主要研究者准备伦理材料,填写《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申请表》。
形式审查与预审:伦理秘书安排形式审查、主审委员预审,必要时申办者/CRO需补充材料。
提交伦理审查材料及汇报:与伦理秘书确认后,按要求制作并提交两套完整版纸质伦理审查材料及汇报用电子课件,准备伦理会审。
伦理会审:伦理委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会审,研究符合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三、合同签署与项目启动
合同协商与签署:立项审核通过后即可开展项目合同协商、签署工作。申办者/CRO与研究者、办协商拟定研究协议,并送办公室签字盖章。
支付项目启动资金:协议正式签署及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试验批件后,申办者/CRO支付项目启动资金、交付必要试验物资。
办签发启动通知:办签发项目启动通知,项目正式开始。
四、临床试验实施与监查
临床试验实施:按照试验方案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者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记录。
项目监查:各项目监查员负责监查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研究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监查员需向办公室报到,并凭办开具的当次有效的监查证明文书进入建议研究科室履行监查职责。
安全性事件上报: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安全性事件,需及时上报办公室和伦理委员会,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五、数据审核与分析
数据初步审核:研究者或数据管理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审核,检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逻辑性。
数据核查与整理:对初步审核通过的数据进行核查和整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溯源、数据审核和数据校验等。
六、撰写与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撰写临床试验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临床试验报告。报告应包含试验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全面反映试验情况。
提交临床试验报告:将临床试验报告提交给相关监管或申办方进行审查和备案。
七、后续监管与持续改进
后续监管:相关监管对临床试验进行后续监管,研究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持续改进:根据监管的反馈和临床试验的结果,对研究流程和方法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仅为一般性描述,具体流程可能因试验类型、要求和法规规定而有所不同。在香港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指南的要求,试验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