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本论文将介绍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星企点了*新的财务报表资料和费用报价,以及*新的中微企业政策解读,大量客户案例,财务报表优惠套餐供您参考!
对企业而言,财务报表能综合地、直观地反映资金和利润状况。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本论文将介绍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财务报表审计内容
一般而言,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审计师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各项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的会计原则和统一会计制度,是否符合一致性会计原则。
b)在受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得到真实和公正的反映。
二、审计财务报表的目标
一般而言,企业组织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
a)真实性。也就是说,财务报表反映的事项是真实存在的,与账户记录相符,不存在虚列资产、费用等情况。
b)是完整性问题。一般指财务报表不漏报、不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所发生的会计事项全部记入报表。
c)合法性。正当性是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以及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d)**度。指财务人员对报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汇总并反映在相关会计报表中。
三、财务报表审计方法
现在,审计师审查企业财务报表时,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有:
(1)账户基础审计。也就是说,会计凭证和帐簿的详细检查。先用原始凭证或其他会计凭证核对帐目,再用分录帐核对总账,再检查总账与试算表及资产负债表是否相符。
(2)系统基本审计。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抽样评价。
(3)系统基础审计与账户基础审计的比较。将以上两种审计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判断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和信息是否正确。
(4)面向风险的审计。审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充分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各个方面,从而分析企业发生差错、舞弊的情况,全面揭示报表的隐含风险。
上述是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目前,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有必要对本文所涉及的问题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这样才能全面地掌握财务报表的审计情况,并与审计师积极合作,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